“鸭脖,你说明白一点。”
绰号“鸭脖”的这名林氏资本员工,其实真实名字叫亚伯。
不过他早就习惯了老板用发音怪异的“鸭脖~鸭脖~”叫他。
为此,他还专门请教了会中文的朋友,然后……
然后他就甘之如饴的接受了老板赐予的中文名,老板赐,不敢辞!
凭借着这个绰号,或者说中文名,他获得了更多和林凡聊天的机会,并从四名同事中脱颖而出,成功混上了SVP高级副总裁的头衔。
而他身旁的两名同事,还在VP副总裁的职务上苦熬。
就是这么可怕,立秋基金四名员工,除了留守公司的那名行政以外,其他三人都是总裁级别。
立秋基金四个员工都是林凡亲自面试的,都是行业精英,目前挂着副总裁的职务,干着最底层分析师、投资经理的活。
不过林凡许诺了,过段时间允许他们招募团队,不再是光杆司令,每个人都可以带一个小组。
嗯,三四个人的那种小组。
副总裁其实在投行、基金行业就这样,相当于团队经理,小头目,在有些职级较多的公司,就是基层干部,连中层都算不上。
在高盛那就更夸张了,属于资深业务员。
鸭脖递给了老板一张纸,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数字和计算公式,还有几行注语。
林凡看完后,脸色迅速黑了下来。
对交易细节方案感到不满意的,不止林凡一个人,杨致远的脸色也同样黑得如锅底一般。
“杰克,雅虎这26%股权,持有成本高达10.8亿美金!”
杨致远接过下属递给他的纸张,照着念起来:“融资完成后,阿狸的总股本是4.03亿股,雅虎持有其中1.0478亿股,每股成本10.31美元;
林氏资本持有9269万股,每股成本7.84美元;
软银原先持有的老股不计,接受其他老股东转让的2745.3万股,每股成本6.5美元。
你说说,这个方案让我们怎么接受?”
林凡瞟了一眼鸭脖计算出来的结果,和杨致远此时报出的数字,全部一致。
他也知道,造成三家投资方平均持股成本不同的原因,就出在那老股转让上面。
阿狸老股东持有33%股权,对应的股本数量为8770万股,交易对价为5.7亿美元,平均成本为6.5美元/股。
软银一方,只买了小部分老股,不需要向阿狸注资,所以总体持股成本,是三家中最低的。
自己一方,买入了一部分廉价老股,然后又向阿狸高价注资了一部分。
一高一低,两者冲抵,持股成本居于软银、雅虎之中。
最亏的是雅虎,因为没有接手阿狸的老股,全部是高价增发的新股,所以持股成本最高。
想到这,林凡心理平衡了许多。
没有轻易表态,就看杨致远在那不停的发火。
马云被杨致远不停质问,脸上一直陪着笑。
这个方案做出来后,他就知道,杨致远肯定要找他好好掰扯一番。
但从实际情况出发,雅虎全球在雅虎中国的估值上面本就讨了便宜,自然不可能再让雅虎占第二回便宜,这样其他两方投资人也会感到不满。
所以阿狸的老股转让,他分作了三份,两份给了林氏资本,一份给了软银。
给软银那份,主要是平息一下孙正义的不满。
给林氏资本那两份,是想帮助摊低一点持股成本。
马云自认为做得不偏不倚,照顾了各方的利益。
待杨致远发完火后,马云才缓缓回复对方:“雅虎出资的10.8亿美元,估值5亿美金的雅虎中国就占去了将近一半。
如果把雅虎中国剔除在外,雅虎的持股成本其实并不高。”
杨致远自然明白马云在打什么主意,说白了,还是觉得雅虎中国不值5亿美金。
最开始,雅虎中国估值7亿美金,被活生生给压到了5亿美金。
这也就罢了,现在马云还想压价格。
这让杨致远再也忍不住了,反唇相讥道:“那就把阿狸的投前估值降5亿美元下去。”
雅虎中国估值注水严重,阿狸也同样如此。
于是,杨致远开启了互相伤害模式。
软银不向阿狸注资,只买老股,这跟他们没有关系,孙正义就缩在一旁看热闹。
林凡不一样,杨致远的提议,对林氏资本也极为有利,于是他开始声援杨致远:“是的,我看阿狸估值27.4亿美金,确实过高了,22.4亿美金差不多。”
马云暼了林凡一眼,意思再明白不过,怎么你也来凑热闹?
他觉得自己已经很照顾林氏资本的利益了,可对方还不知足。
林凡看着马云质疑的眼神,开始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:“我觉得那33%老股,都应该让林氏资本接手。”
孙正义不乐意了,这是拿他们开刀啊!
这老头再也坐不住,加入了“混战”。
一笔大规模的交易,各种扯皮是少不了的。
特别是阿狸的情况又比较复杂,各方利益纠葛。
林凡和团队评估过雅虎中国,认为顶多就值3亿美金。
另外,雅虎还会拿出5.8亿美金,加起来就是8.8亿美金了。
八点八亿美金,换得26%股权,一个点成本3385万美元。
林氏资本拿出7.27亿美金,换得23%股权,一个点成本3161万美元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