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前一个二十出头年纪,神情沉静端丽,中间一个十八九岁,容貌眼里有致,后面一个十六岁模样,娇俏可人。
和王妃招呼道:“公主也来了,金城,金悦,金华……”
慕容薇这才知道这是三位公主。
皇帝的长姐大长公主江都公主已经去世,长公主就是这位金城公主,嫁陇右卫世袭指挥使王云之子王建为妻。
次女金悦公主,嫁太常寺卿杜蘅之子杜航为妻。
皇三女金华公主是今年才出嫁的,嫁腾骧左卫都指挥使陆凭之子陆准为妻。
这里的人公主自然都认识,唯一一个陌生人就是慕容薇了。
几位公主又来见慕容薇,自有一番契阔。
楚王妃又接了几个客人来,她的娘家嫂嫂陆三奶奶是个泼辣的人,一身的明霞红,看着如火绚烂,她一来气氛就更好了,众女似乎都很喜欢她。
慕容薇暗自观察一番,现在她也就是认了人而已。
今日虽然说只是小办,请的就是些家常的人,但也来了不少。
还有楚王的母族,端妃的娘家钱家,钱大夫人和小女儿幼淑来了,另有些王公之家的夫人过来,不一而足,包括安郡王妃,平郡王妃等等。
这些人中,最晚来的是靖王妃。
靖王妃气色不是很好,面色有些苍白,打了胭脂也掩不住疲惫。
扶着她来的是青黎郡主,慕容薇想到萧景澜,看靖王妃这气色,不知道萧景澜当年说的事儿到底是什么?
他一个小王子,到底什么事情能弄得那样嗜杀?
慕容薇不由想起听闻的靖王府秘事,隐秘地打量着靖王妃。
安郡王妃吃着上来的冰品和八色夏日点心,笑道:“这生日宴的确弄得不错,这冰品我吃着味道比家里弄得好。”
楚王妃安排众人坐下了,回道:“这还是我跟二嫂要的方子,要不哪能选了这些新鲜法子?”
安郡王妃看了眼慕容薇,诧异道:“是吗,没想到洛王妃还有这种巧思。”
她想起自家儿子越见沉默的样子,心中叹息。
当初不答应这门亲事,那孩子虽说后来知道了慕容薇嫁洛王了,却还是越见沉默起来。
好好一个阳光开朗的孩子,现在变得懂事起来。
现在看着,她觉得这女孩还真的很优秀,知情识趣,怪不得洛王能看上。
靖王妃似有些疲倦,还在出神,青黎郡主不是滋味地看着慕容薇,面上不显。
当初是想让她嫁给二哥的,那时候二哥萧景澜一心想娶她,自从洛王跟她的事下了圣旨,二哥很是颓丧了一阵,如今每日早出晚归的,也不知道都干嘛了。
她似乎比起当初靖王府赏花宴会时出落得更美了,那时她还像个花骨朵,现在却已含苞待放,初承恩露了,容颜更显明丽不可方物,想必随着年岁渐长,会更加美丽。
只是最近母亲不知道为什么精神恍惚,总是容易受惊,看了太医也只是说她受了惊,吃了药也不见好。
本来今天是说不来的,不知道怎么,到后来靖王妃又说想出来走走。
青黎担心地看着母亲,楚王妃也发现了靖王妃的异常,关切地问:“姑母这是怎么了?瞧着气色不太好,可要请大夫瞧瞧?”
慕容薇仔细看着靖王妃,从气色来看,她最近像是心神不宁,受惊过度。
只是……好端端的怎么会受惊过度呢?
慕容薇有些诧异。
“没什么,只是昨晚没睡好罢了,天热得很,睡不着。”靖王妃勉强道。
楚王妃瞧着不太好,转身吩咐嬷嬷请了大夫随时备着。
这屋里甚是凉爽,众女用着冰品和点心,那边戏班子的班主娘子捧了个册子过来请她们点戏了。
楚王妃是寿星,自然是她点了,再者就是让几位长辈点了几出戏。
说实话慕容薇一直不怎么喜欢看戏,因为这里的戏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腔,听着一点也听不懂,颇有点对牛弹琴的味道。
戏班子先来了个出贺寿的麻姑拜寿,慕容薇听着这腔调像是吴侬软语,能听懂一些,问道:“这是什么班子?我听着唱的是吴话?”
齐王妃道:“你不知道吗,这是长生班,就是从江南那边过来的。”
“我平日也不怎么听戏,今个听这戏班子唱得倒是挺动听的。”
没法子,在这儿除了看戏,要么就是去勾栏里看戏,说书的,也没什么娱乐活动。
要不是她每日还有事要做,真是要无聊死了。
这戏班子唱腔其实有点儿像越剧,慕容薇听得高兴,不容易啊,总算有种能听懂的戏。
这《麻姑拜寿》唱着倒也热闹得紧,众女一边聊一边看着,倒也自在。
戏唱完,中场是插科打诨的过场戏,看着也挺有趣。
下面是一出《玉堂春》,看着看着慕容薇发现那唱起了“苏三离了洪洞县”,差点呛着。
敢情这是苏三起解。
点戏看戏,到了中午,散了戏班子,众女用了宴席。
这席面是之前楚王妃找慕容薇商讨的,以清淡开胃为主,夏日里无心饮食,吃着这种食物也很是爽口。
众女也各自用了些梅花酒,你劝我饮酒,我劝你吃菜,觥筹交错,也颇热闹。
靖王妃神色倒是好了些,勉强提起精神用了饭。
青黎饭后就扶着母亲先回去了。
“瞧着靖王妃气色不太好,怎么脸色那么差?”和王妃有些诧异。
“是啊,上回我看她,她还好好的,回头去看看她。”端王妃说:“她这样子可不太对劲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